前些日子的文學書市裡,先後出了「姊姊的守護者」「不存在的女兒」這兩本我覺得和家庭情感關係、動力的文學小說。反芻這兩本書小說後,聯想起張老師文化出版的「熱鍋上的家庭」,而從這三本書中,我關注到"家庭犧牲者"這一心理面向。

熱鍋上的家庭,從一對父母帶著不聽話叛逆的女兒做家庭諮商開始,在逐次的抽絲剝繭後,原本緊張的母女關係竟然推到了夫妻關係上,在這一家庭故事中,不聽話的女兒反而致使夫妻口徑一致,隱藏在表象背後的潛意識是夫妻不敢面對彼此情感上的日見疏離冷淡,因此其中一方乃將負面情緒轉移到第三者身上,於是這個家庭故事中的女兒,表面上是叛逆、離經叛道,實則承擔了父母關係疏離的重擔,她成了犧牲者。

姊姊的守護者,妹妹安娜則是為了拯救罹換白血病姊姊而被生下的,她的生命價值全在支撐姊姊凱特維持生命,某種程度上來說,妹妹安娜維持了家庭的平衡,一種極不穩固的平衡,即是凱特病後家庭平衡開始動搖,妹妹安娜的誕生解救了姊姊,也扶正了搖搖晃晃的家庭。所以一但安娜為自己的身體提出控訴,姊妹連心地反對安娜繼續捐贈器官,安娜就成了罪人,表面是不拯救姊姊的罪人,實是破壞家庭平衡的罪人,安娜被推到表面成了犧牲者。

不存在的女兒,醫生大衛心中的陰霾就是小時候整個家庭,尤其是媽媽,為了生病的妹妹愁眉不展,時時刻刻擔憂著,以至於當妹妹死去後,爸媽跟著逝去。所以當大衛從老婆諾拉的肚子裡接生出患有唐氏症的女兒時,沒有花太久的時間考量,即請護士帶去療養院,並告知老婆女兒已死的訊息。但這不存在的女兒,無形中卻成了和睦家庭的殺手,夫妻漸行漸遠,老婆外遇韻事不斷,丈夫鎮日守在相機鏡頭後方觀看這世界。被丟棄的女兒在這家庭中肉身缺席,卻不斷在夫妻、父子、母子的關係中浮現出場。她,無辜地成了犧牲者。


家庭成員間的動力,永遠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課題,也永遠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就算我點出了這三個故事中的犧牲者面向,用了"犧牲"這一字眼,但並不表達批判指正誰是誰非。永遠是「愛」,交織了這麼多酸甜苦辣的人生故事,不論是真正發生過的或貼近真實的編造小說,這些情感動力背後,或許都是因為「愛」得太重、愛得不平衡,都是因為「」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fh0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