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內.車站》

印象派﹝Impressionism﹞大概是最為人熟知也最為人喜愛的畫派了,暖暖的色調、甜美可愛的女孩、朦朦朧朧模模糊湖的美,都是大家對印象派的印象,而他們也是真有意畫人們眼所見的"印象"的。

印象派以馬內呼口號,莫內領軍帶頭往前衝,在19世紀末殺出一條繪畫的新脈流,雖然在當時遭受許多訕笑與非議,但爾後許多的專家肯定印象這一派的貢獻,將印象派奉為現代藝術的開端。

其實不論先前的流派怎麼演變,畫作中總是有一股暗褐色調沉沉地,看久了讓人也不覺地沉重了起來,但一到印象派,卻讓人眼為之一亮,畫面色彩亮麗了許多。轉變的契機在哪兒呢?

首先是馬內、莫內鼓吹畫家應該要背起畫架到戶外去寫生,戶外有迅速的光影變化,而不是待在畫室內對著裝模作樣的模特兒及徐緩的光線慢慢雕琢畫面。

再著,印象派的背後有著很強的光學理論支撐。以往的認知是色彩是附屬於物品的,例如我們總會說橙色是橘子色,灰色是老鼠色,或什麼青蘋果、咖啡色..,影子一定是畫黑色(不信可以去看看印象派之前的畫),但就光學理論分晰之後所建立的色彩學,物體的顏色是受光和色交相作用影響的(三菱鏡將光分析成七色,而這七色又因彩度,明度,亮度不同而再分畫出更多顏色)。
陽光透過樹影間隙灑落在賓客身上,不是我們以為的白色陽光,在黃上帽子上就變淺黃,在褐色衣服上就變淺褐色,這也才是我們眼睛所真正見到的世界呀!這也正式印象派走出畫是寫生的目的之一!


印象派是著重在光影的描繪寫生的。我們都知道莫內畫了不同時段裡的盧昂大教堂,不同季節的睡蓮,就是要呈現光線的變化,如果你要說盧昂教堂、睡蓮可能對莫內有什麼重大意義或他想呈現某種更深層的意義,那可就錯了,印象派的畫作只呈現城市的風光,畫面是沒有多大的內涵意義。所以上面的車站是想訴盡車站裡的悲歡離合嗎?並沒有,那只是對車站光影的速寫。

促成印象派崛起,以上可說是內因,有內當然有外,外因有二:一是攝影技術的興起,二是日本版畫的影響。不曉得當你以前觀看文藝復興以詳等大師的畫作時有沒有一種幾近崇拜的讚嘆:「哇!畫得好像好逼真喔」,不過當攝影機出現之後,人還要同機器競爭嗎?當然是另覓出路,證明人是不同於機器的囉!
至於日本版畫的影響,則是類似於中國畫面中的留白韻味,不把話說盡,才有引人遐思的空間呀!



看印象派的畫作令人愉悅,不過藝術家並不會單溺於一個風格中太久的,唯有對先前的反動,才有後起之浪,時代才能不斷翻新。

印象派看在塞尚眼中,形體都崩解掉了,逐漸變成「色彩燦爛,形體卻散漫」的狀態,以上方畢沙羅的畫作來看,我們看得到街道上有行人有馬車,但那只是印象罷了,形體極不精確,一顆圓點兩條黑線就構成人形,遠方只剩一些色塊堆疊,是什麼都看不清楚了呀~~可知之後的塞尚對建構物體的形象將有一番作為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fh0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