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克  吶喊,1895》

很少人不認得這幅吶喊,最怵目驚心的是畫面中那幾近歇斯底里而枯瘦憔悴的似骷髏般的臉龐,紅色的天空與藍色河水的線條筆觸,有極強的扭曲動感,彷彿整個世界將旋轉了起來,雙手捂著耳,是聽見了這世界的某種聲響?還是害怕聽見自己過大的吶喊聲?有兩人背對而過,筆直的身影,有著和主角不同的冷靜淡漠,是一強烈對比,也更突顯出畫面中炫動扭轉不安的世界,是吶喊者心中的主觀世界。

我們不禁會想問,吶喊者到底是誰?

個人潛意識:
著重個人心理狀況的精神分析學派,認為這是孟克潛意識的流露。孟克從創作這幅吶喊到1905之間,有幻覺意識的出現,起因可能是他喜歡一位挪威小姐,但女孩卻在1893年嫁給他人,孟克被強烈的忌妒心籠罩著,同時也產生了被她丈夫迫害的恐懼心理。至於為何孟克會有這樣的心理,可朔源到他小時候。孟克五歲時母親過世,父親天生敏感又偏執,常常像瘋子一樣發怒,而他14歲時,代理母親職責的姐姐又過世,因此"病""死""愛(忌妒)""恐懼"是最常出現在他畫作中主題。


集體潛意識:
不過為何這樣的畫法這樣的主題,就出現在19世紀末,而不是早一點的文藝復興禍心古典之類的時期,修正佛洛伊德原我慾望說法的容格,認為這不只是個人潛意識的問題,而應該是集體潛意識的表徵。

西方自18世紀末工業革命以來,城市漸興,經濟繁榮也帶動人們對城市的嚮往之情,慢慢地遷往城市,但經過100年的發展,人們對城市的情感有了變化,由嚮往轉成了"迷惘",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對於迷惘的說法是:那些在城市中生活,不屬於任何集體的人的精神狀態,是一種很強的疏離感,孤獨感,相互之間誰也不認識,於是陷入了不斷的焦慮和不安中。

「畫面中這個人幾乎不是完整的人,沒有耳朶、鼻子,也沒有性別,可以說完全沒有進化為人的胎兒。這就是人的意識和思維,但卻剝去了一切和社會有關的東西,退化為最恐怖最不可名狀的孤獨的自我,而這個人唯一的表情就是呼叫。」
「背景上的兩個人,.....隱約可見是兩個穿著呢大一戴禮帽的男人,很明顯是那種躊躇滿志的實業家或商人,她們代表的顯然不是孤獨,而是社會性的東西,在畫面背景和前景上的人形有著相對立的社會。...右上角有兩三隻船,還隱約可見一個教堂的頂......如果我們要從預言性的角度來閱讀這幅畫的話,我們可以說這裡有商業;因為傳是和商業聯繫在一起的,而教堂代表著壓抑與權威。這樣,畫面上有了社會階級、商業、社會道德等。」-----《詹明信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所以說,孟克的畫作,是集體潛意識的表露,是眾人心聲的代言人。容格曾說過這樣的話:「不是哥德創造了浮士德,是浮士德創到了哥德」是集體潛意識驅使人這麼做的,不是個人就能創作出作品的。


痣癒後:
孟克曾就診精神科醫生,並住院治療。治癒後,他的內心以沒有自我與原我的矛盾衝突,原慾趨於平靜,他的畫作也較沒有錢其那樣強烈的戲劇張力表現,轉而為自然主義路線。老實說,我覺得就成了泛泛之作,沒有如吶喊那般震懾人心的力量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fh0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