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於十月號今藝術雜誌
Nuutti Koskinen(Finland)
2008台北雙年展的平行合作夥伴《台北甩尾Taipei Drift》,乃是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所主辦的第四屆國際藝術學校創作營,過去三屆分別為2005年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辦的《翻譯失義(Lost in Translation)》、2006年芬蘭赫爾辛基藝術學院舉辦的《場域合作(Collaborations on Site)》、 2007年於德國卡塞爾舉辦的《開放空間(Open Space)》,歷年來國際藝術學校工作營的中心思想乃是結合世界各國的與會者,共同合作探討當代都會相關之經濟、人文、社會、歷史、政治、文化等總體議題,並進行小組的創作與發表。此次《台北甩尾》由陳愷璜、林宏璋、劉錫權以及黃建宏共同策劃,且邀集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十一個國家的藝術學院年輕藝術家與教授共同參與:德國卡塞爾大學藝術學院、芬蘭藝術學院、法國布格斯高等藝術學園、南非開普敦大學、捷克布拉格藝術學院、澳洲格理非斯大學、以色列巴扎爾設計藝術學院、美國密西根大學、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學院、韓國朝鮮大學、及臺南藝術大學等。
●紙上甩尾
《台北甩尾》挪用電影『東京甩尾』為本屆創作營隊名稱,以甩尾/飄移為主要概念,其主軸不僅延續情境主義的基本美學政治策略,提點出台北城市在都會化的過程中,人口及空間急速偏移的現象;另一方面,也欲與2008年台北雙年展共鳴對話。台灣地理與政經態勢上的歷史架構則為本屆工作營強調的觀點,活動中將以「心理圖誌(psycho-geography)」方式來展開有別以往的地圖觀,欲以工作營中十餘國藝術家殊異的文化與創作思維,將台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命題轉譯成為藝術實踐和文本,藉以在雙年展開啟的詮釋框架裡形塑更大的論述情境;在活動中繞境的異質場域包括台北101、樂生療養院、四四南村、文萌樓、華山文化園區等台北都會的異質空間,展開台灣移工、外籍配偶、性工作者、宗教等社會文化現象下關於人與都會生活的探究,來自各國的年輕藝術家將以慣見的繪畫、錄像等藝術形式,以及實驗、小型工作坊、行動展演等等的方式對台北都會生活提問,並藉由對話討論為媒介,引發更多元豐富的藝術創造的可能性。
經由討論、論壇、都會發展議題導讀及城市悠遊,《台北甩尾》以台灣社會文化脈絡作為工作坊的「入口」文本,成員們的集體實踐框架在觀察與提問、激進實驗、概念機制、行為表演等形式的呈現, 企圖書寫隱含在「台北問題」下的政治、經濟、文化提問。 而此工作營除了維持著過去三屆的開放討論形式,以及與城市雙年展同質性的來往對話之外,亦寄望此創作營在一個研討團體的成果發表之後,繼續發展策劃展覽的可能性,將各國藝術家合作的計畫放進一個更大的語境中,去創新工作過程中產生的議題式與現象式論述的展覽視野。
Linda(Czech)
●甩尾實境
《台北甩尾》工作營隊的模式不僅由在地策劃團隊規劃相關都會議題的導讀,更組織助理團隊協助營隊成員在地生活與文化的嚮導諮詢,此做法近似於台北雙年展現地製作概念的精簡版本,但和台北雙年展策展模式不同的是,不論是小組或個人營隊學員,其成果作品的概念並非續延本身的創作脈絡,反是在錄像、平面輸出以及裝置這三大類型中記錄且呈演在地生活與文化差異的親身體驗,而存於兩造文化之間的殊異性則在創作者將感/觀經驗轉譯成藝術作品文本的過程中,無形地嵌進些許奇觀與誤解的成份,奇觀與誤解是為偶然,卻在此之間(in-between)內爆衍發經驗無得反轉的必然,也就是說,文化差異的在地體驗不僅供給異地創作者衝擊與靈感,異地人的觀感也喚醒在地者早已靜默的感知覺。而學員的創作取材亦殊異於原先工作營隊早先的爭取生存權的社會議題規劃,多以行為介入身體所直接感知到的文化差異場境之中,如芬蘭的安娜.卡達妮娜(Anna Katariina Hyrkkanen)呈現的則是錄製自身於檳榔攤學習經驗的影片,她央請檳榔攤業者一旁指導學習如何包檳榔,從塗刷配料、包葉、捲葉到包裝並親嚐檳榔滋味,而博得全場笑聲的鏡頭乃是金髮碧眼著正常服裝的安娜試圖坐檯販售,攤位上懸掛的海報卻是一幅黑髮比基尼辣妹海報,相形突兀的影像張顯了文化的對比衝突性。
相較於安娜和在地人物進距離接觸的熱行為而言,其他行為作品則顯得與稍為冷調,冷與熱意圖指陳的是與在地人物直截連結互動的狀態。南非的法賓.薩濤(Fabian Saptouw)、塔芯嘉.馬汀迪克 (Tashinga Matindike)、德國的安娜.伊緹芙.雷格(Anna Eateve Reig)和台灣的羅智信共同製作的《婚禮甩尾wedding drift 08》,乃由羅智信租借禮服,塔芯嘉身著白婚紗,挑選具有文化辨識性的台北場景拍攝平面照片,如:路旁隨意停放的機車、舊式理髮廳...等,以擬仿台灣婚紗業的現場攝影行為圖誌(mapping)殊樣的台北景貌。捷克的亞勒思.凱馬克(Ales Cermak)的錄像作品《八顆橘子給八個人 eight oranges for eight people》漫走於雨中的傳統市場,將袋中的橘子置放於市場中的某位處,小攤底下、某住家的樓梯口或者是機車前座,饋贈給此些地點可能直接指涉聯想的人物,或者蹲身整理台灣住戶家門前凌亂的鞋子,在他藝術實踐的作品中其行為欲互動的客體,皆是一個個從沒現身、不知其詳的在地人物。捷克的琳達.米可拉絲寇娃(Linda Mikolaskova)則是在台灣街頭流行文化中瞧見媚洋的端倪,如染金髮、變大眼睛娃娃...等,因此在《移居Transmigration》作品中,她穿戴購於台北的黑假髮與娃娃眼隱形鏡片試圖將自己喬妝成亞洲女孩,提點出異國文化崇媚式的假想與文化相互混種拼接的樣勢。透過營隊成員在地生活與文化觀察後實踐的作品看來,大抵有著主客體互為奇觀的態勢,也即是他者對在地的奇觀處提出觀點,而他者的藝術實踐對當地生活而言亦是另一種奇觀姿態。
颱風天狂風驟雨的經驗更是多數人創作的泉源,在攝錄颱風天影片作品群之中,主要從事雕塑創作的南非凱薩妮娜.笛克森(Catherine Dickerson),其輕便雨衣作品則令人驚艷,縫黏五六件便利商店即可購得的黃色輕便雨衣可透氣的缺口,將唯一通氣口套進室內空調的通氣口後,瞬間鼓脹成一條黃色巨龍,特殊的氣候形態亦能開啟創作思維豐富多元的想像。
Ales Cermak(Czech)
●甩尾外連結的可能性
國際創作交流營隊的舉辦與參與,不僅有助於開啟藝術家對創作有更多的衝擊與視野,2008台北雙年展參展的余政達及其作品《附身〔聲〕者》是最好的例證,余政達去年參與德國卡塞爾《開放空間(Open Space)》營隊,營隊期間體驗了言語與身分轉譯的問題,進而邀請美國朋友合作拍攝短片作品,此即為《附身〔聲〕者》的前身。此外,國際營隊更也能造就展覽交流互訪的機會,去年參與德國工作營隊的學生便邀集以色列朋友於今年暑假共同展出便是一例。因此,台北甩尾工作營隊雖已臻落幕,但更精彩的藝術故事或許就發生在落幕之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