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雍甯,花四季風景36,103x70,原子筆墨水紙,2007


撰文/蔡佩珊
 12月天寒風颼颼,經濟景氣與民生物價指數同樣地令人感到椎心刺骨,而台灣當代藝術市場卻是有股罕見的熱度和揚發奮起之勢。
 1984年成立的朝代畫廊,至今已超過廿年頭,負責人劉忠河娓娓分析十年前的藝術榮景與近幾年的熱潮現象。上一波的藝術高峰約莫於1988年至1990年代的台灣股市飆萬點的巔峰時期之後,此股經濟榮景厚實了中產階級的資產能力,也奠定食衣住行無虞之後購買藝術作品的穩健經濟實力。劉忠河笑言,當年藝術家一幅畫可以為自己賺一棟樓房、幫畫廊賺一整年開銷成本的例子所在多有,只是大潮來得快去得更快,隨著經濟力下頹,第一個被犧牲的項目就是藝術,熱絡時期一號4萬、5萬起跳的油畫作品,竟降到1萬元以下拋售求現,熱潮退去,藝術圈復歸於一片平寂。
 沉寂十年之後,因著中國當代藝術火熱潮流的帶動效應,台灣當代藝術順勢而起,拍賣市場、藝術博覽會屢屢傳來高額成交價的捷報,當代藝廊又如雨後春筍接連成立(尤以東區敦南商圈為盛)。而現下社會經濟景氣與民生指數之頹靡卻是頻頻下探新低點,對照之下「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境域愈顯真實殘酷。相較十年前,此波台灣藝術市場上揚力道背後的經濟條件並不夠穩固紮實,「是個虛胖的市場」,林宏璋如此言道。布查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創意總監梁萱也感慨地說道,在藝術拍賣市場見聞一出手就是百萬增額的爭奪戰,一牆之隔的街外則是阿婆販售一條僅10元的口香糖求溫飽,兩造間的落差之大彷若置身不同的國度。蓬勃生機的當代藝術與萎靡不振的民生經濟並發於台灣當下,藝術圈多數人士並不樂觀看待此波漲潮的後續發展力,無不憂心忡忡大浪退潮後沙灘上的殘破之景與屍骸片片。
 藝術家曾雍甯對於藝術市場反倒有不同的觀察角度與思維,他認為藝術市場其實一直都在,從沒有消失過,反是購買客群的更迭最值得觀察注意。縱使今日社會呈貧富不均的兩極發展,握有財富權力的一端較於先前反而是更有消費與收藏高價藝術品的經濟實力,不過這些大好消息面背後,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進行著藝術交易買賣?這些出高資收藏家購買的目的為何?藝術品是否一如股市被低買高賣操作其金錢價值?換言之,藝術家試圖看透此現象背後消費形態上的轉變乃是從中產階級個體收藏家,轉變成高階企業主或者更高產的投資者(當然也有投機客),而也就因著消費族群的經濟力及根本目的性(作品能否有增值力而非關注其藝術性)的翻轉,導致檯面上的主流藝術趨勢大轉向。
 面對現下,年輕藝術家和畫廊面對此現象各自就自身立場及角度提出觀察、考量與隱憂,這些思量很「寫實」也很犀利,不過面對不知是何時但一定會到來的熱潮消褪,即刻的檢討審視不僅可能,而且是必須。
●榮景背後紊亂的市場機制

●年輕藝術家的思量
●對藝術及彼此的期許

-------------------------------------------------------------------
全文刊載於即將出刊的2008一月號 藝術家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fh0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